拥抱不同行业企业 激发拍卖交易红利 ——江苏拍协陈雷会长率会员企业一行到访北拍协 关于规范拍卖交易秩序的警示函 以党建引领业务 开启协会间业务融合新篇章——联合党委组织赴北京市进出口企业协会交流调研 转型突破 释放拍卖交易红利--北拍协走访会员单位北京科技园拍卖招标有限公司 关于召开北京拍卖行业协会第五届第二次会员大会的通知 共建产业生态 探索拍卖交易新模式——雅昌艺术网到访北拍协 凝共识 补优势 共创拍卖交易新局面——新疆拍协到访北京拍协 2025公益展拍藏品征集公告 关于召开《企业国有资产交易操作规则》宣贯工作会的通知 共商区域发展协同 赋能拍卖未来创新——津京拍卖座谈交流会顺利召开 “探索新势能 共建新生态”,2025艺势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关于开展2025年度行业信用承诺活动的通知 守正创新 激发拍卖交易阳光红利 ——北拍协走访北京阳光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关于开展第一季度安全检查工作的通知 创新拍卖交易模式 深耕闲废处置市场 ——北京中槌拍卖有限公司到访北京拍卖行业协会 关于发布2025年北京市信用承诺企业拍卖企业(首批)名单的公告 诚信为本 激发拍卖交易方式创新红利——诚信经营倡议书 关于“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 防范金融风险的通知 赋能高质量发展 激发拍卖交易红利 ——协会走访理事单位北京中商华博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北京拍卖行业协会党支部组织召开2024年度组织生活会 关于缴纳2025年度会费的通知 “聚力协同做品牌 党建引领谋发展”--北拍协党支部参加联合党委与保罗盛世集团共建活动 关于评选表彰2024年度拍卖工作先进单位和优秀拍卖师的通知 易元数字(北京)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到访北京拍卖行业协会共探数字技术与拍卖行业发展新路径 绘合作蓝图 谱拍卖新篇——北京拍协与重庆拍协开展交流活动 2025艺势发展论坛第八届艺术市场价值榜,报名通道开启 北京北汽鹏龙机动车拍卖有限公司到访北拍协 《关于加强春节期间火灾等灾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市商务局、北拍协联合开展拍卖企业节前安全检查 党建引领 业务融合——基金会与拍卖协会交流座谈会成功举办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协会动态
第九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金秋文物艺术品拍卖月”北京博美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拾器》--文房雅器·秀盛堂甄选专场

第九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金秋文物艺术品拍卖月”北京博美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拾器》--文房雅器·秀盛堂甄选专场

      第九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金秋文物艺术品拍卖月”是“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重要活动之一,以宣传北京拍卖、普及艺术品及拍卖知识、举办惠民文化消费拍卖为主。
      第九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金秋文物艺术品拍卖月”北京博美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拾器》--文房雅器·秀盛堂甄选专场于9月14-15日预展,9月16-17日开拍,敬候广大收藏爱好者参与!


展览日期
9.15-9.16   10:00-20:20
预展及拍卖日期

9.16-9.17

16日10:00开始限时拍出价
17日19:30同步竞价逐件截拍

拍 品 预 展

Lot 007  清中期  郑板桥 楠木刻诗文对匾
高:130cm   估价:50,000-80,000
镌文:世道不同话到口边留半句,人心难测事当行处再三思。
题识:壬申秋日书于景柳堂,板桥道人郑燮。
镌印:橄榄轩(朱)、燮何力之有焉(白)、板桥(朱)
自古以来,“以匾研史,可当佐证;以匾研诗,可得诗眼;以匾学书,可行笔髓”(林声《中国匾文化初探》)。匾额文化是集中国古代辞赋诗文、书法篆刻、建筑园林等多种文化艺术于一身的重要文化产物,承载着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特点,具有补史正史的特殊意义。
此对文房匾额规格适中,书写精绝,极具典雅的文人意味。以楠木为载体,书取“板桥体”,文取脍炙人口的处世格言,阴刻填彩作字。后落郑板桥题识及镌印。
众所周知,匾额表现书法难在笔意,观此对作品,书写美感极佳,楷隶结合,起笔收笔轻灵含蓄,不张扬力度,布局错落,不刻意求气势,但气韵尤盛,神采秀劲。
郑板桥(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板桥居士、板桥道人、板桥老人等,江苏兴化人。乾隆元年中进士,五十一岁至六十岁任山东范县、潍县知事。工善诗、词、曲及书札散文,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世。书法以隶篆参入行楷,自称“六分半书”,人称其“乱石铺街”体。写意兰竹,水墨淋漓,趣在法外。

Lot 008  清  漳州窑回纹索耳炉
口径:12cm  高:13cm    估价:10,000-20,000
款识:“文璧”印章款
漳州窑是福建闽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被誉为中国古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与驰名中外的德化窑一样,善制各类佛造像及文房器具,最为典型的一件作品,当属博美拍卖2016年7月16日,《集珍——宫廷珍玩》专场释出的一件“明洪武·漳窑观音立像”,编号0631,可做赏鉴。
此件香炉亦为漳窑制品,口部开阔,炉火极盛,圆唇束颈,口沿势起拱式桥耳,作索绦状,交错紧锁,颈部连续的回纹一周,腹部扁鼓,线条圆弧流畅,腹下三乳足自然胥出,高矮合度,其势外倾,鼎足而立。底部微弧近平,中央钤“文璧”楷书椭圆印。通体内外满施釉,三足尖露胎,釉层肥润,釉质明澈晶亮,莹润如玉,釉面满布冰裂状开片,形成纵横交错、妙如天成的浅细片纹,有天然谢雕饰之感。
旧配木质镂空花卉纹炉盖及如意云纹炉座。

Lot 010  清中期  竹雕英雄斗智笔筒
高:18cm   估价:10,000-20,000
此笔筒取竹之近根部一段,经施艺者匠心巧思,精心布局雕刻,再镶以红木底托而成。
外壁以近乎于圆雕的高浮雕技法为主,阴刻、透雕、浅浮雕兼施并至。借筒壁自然之形为巨岩,一株古松自口沿处犹如破壁而出,枝干粗壮,向右下方伸展分叉,枝繁叶茂。树干之下,双熊相倚,体态健硕,望向上方双鹰,鹰、熊相斗的场景表现到位。
旁侧巧留竹根须截面,以状青草茵茵;笔筒内壁处理亦颇可称道,不似常见的掏挖磨光,而作层层阶梯状,巧妙的避免了竹材易损开裂的弊端,可鉴匠心。
此笔筒为典型的清早至中期风格竹雕作品,与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前—中期•雕竹梅花绶带”,极为相似,应出自一人之手,见《匠心与仙工•明清雕刻展—竹木果壳篇》,国立故宫博物院,2009年,页77-78,编号16.
台北翦淞阁黄玄龙先生所藏“清•喜鹊登梅竹山子”,所雕双鹊亦与本品如出一辙,曾于中国嘉德2012年5月12日释出,成交价RMB1,150,00,编号2576.
整器包浆润泽,栗色皮壳熟旧可人,雕刻手法老练,造型鲜活写实而又夸张,生动传神的刻画了“英雄斗智”瞬间的动态,极见制者之功力,是一件极为生动、巧妙的竹器佳作,实可宝藏。
参阅:
1.《中国竹木牙角器全集1•竹刻器》,文物出版社,2009年,页127,图149。
2.《匠心与仙工•明清雕刻展—竹木果壳篇》,国立故宫博物院,2009年,页77-78,编号16。
3.中国嘉德,2012年5月12日,编号2576,成交价RMB1,150,00。

翦淞阁旧藏 竹雕喜鹊登梅竹山子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竹雕作品 

Lot 012 清早期 黄花梨镶铜鼓式炉
口径:17cm  高:15cm  估价:50,000-80,000
本品与马库斯•弗拉克斯(Marcus Flacks)所著《士林典藏—稀见木作小文房》中的一件“17世纪晚期•黄花梨鼓式香炉”造型、尺寸、工艺均相同,页144,可做参照。
此炉以黄花梨木料整挖而成,包浆均净,色泽熟栗微红,木之纹理华美悦目。平口短颈,弧壁下收,线条柔和,腹部上下镶铜质鼓钉,颗颗饱满,以效鼓之样式。腹下出凸唇,底承圈足较深,足墙减地雕“T”字纹一周。
明末清初香炉传世品,多以红铜为材而制,如此件拍品木雕手炉,极为鲜见。整器无繁缛纹饰以显耀,而专肖意象,仅以唯美的线条及皮壳的红润光素取胜,且材质名贵、品相保存尚好,实属难得。
参阅:
《士林典藏—稀见木作小文房》,马科斯•弗拉克斯着,文物出版社、佳作书局,2017年,页266、267。

马库斯•弗拉克斯藏  17世纪晚期•黄花梨鼓式香炉

Lot 013  清  白玉留皮寿山福海山子摆件
长:13cm  含座      高:11.5cm         重:288g        估价:50,000-80,000
拍品以白玉制作,材质温和,经长久陈设,包浆莹润,色泽含蓄,局部略带皮色,天然成趣。以镂空之法作山石磊叠之状,形制简约,褶皱曲折,峰峦富于变化,断面利落,孔洞互贯,大开大合,天然成趣,于嶙峋中流露方正大气之感,其间灵芝丛生,蝙蝠翻飞,灵动而富有生机,表达了仙福永享,寿与天齐的美好愿望。
整器刀法老辣爽利,似刀劈斧凿般锋芒毕露,畅汗淋漓,以求形似石之质感,颇具匠心,且寓意祥瑞,在清代玉雕山子中无疑是较为突出的一件。
清代宫廷置器,文玩陈设极为讲究,美器必配美座,此品山子原配紫檀木座,尤为难得。精雕细琢,纹饰取松之君子高洁之意,可得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意境。

Lot 015  清中期  文禅  竹刻楷书诗文书卷式笔筒
高:12.3cm     估价:30,000-40,000
镌文:管城事业在挥毫,万卷难舒计日劳。岂为毛锥留脱颖,更存劲节表清操。
题识:文禅题。
拍品呈天然书卷式,截面呈左大右小的“凹”字形,通体无繁缛的雕饰,清雅意趣自然流露,以竹本身的纹理和色泽取胜。其丝纹细密,满布器身,包浆莹润古朴,入手圆润,磨工极佳,美不胜收。正面楷书镌文七言诗一首,并落款“文禅题”。
有清一代,文人崇尚天然之趣,喜以自然形象制作文房器,于简约中彰显雅兴,并蔚为一时之风尚。此件作品曲线流转顺畅,随形而就,极富艺术内涵,深为文人青睐,是清代中期特有的风格之作,可随手把玩,亦可几案陈设,不为多见,殊可宝藏。

Lot 017  清  红木嵌云石大插屏
宽:67cm         高:67cm        估价:100,000-120,000
云石以其自然独特的肌理纹样,文人将山水画的峰峦妙迹寄托于情思,追求一种心灵与大自然完美契合的最高追求层次。
清道光年间的云贵总督阮元在《石画记》中赞叹:“其石色备五彩,气若云水,较吴装画法,更浑脱天成,非笔墨所能,乃造化所成也。”
此屏形制硕大,为同类云石插屏中尺寸之大者,格调端庄朴拙。红木质地,嵌云石屏心,纹理色彩丰富多变,青黑、浅灰、牙黄、月白数色交相辉映,但见烟霭缭绕,峰林叠嶂,气势磅礴,又如青山出岫,烟云缭绕,意境幽远,仿似一幅水墨寒山图,不禁让人感叹大自然也具有鬼斧神工之妙,为陈设、清赏俱佳的上品。
参阅:
中国嘉德2018年6月18日,编号4541,成交价RMB 287,500.

中国嘉德2018年6月拍品 成交价RMB 287,500

Lot 022  清早期  楠木嵌端石雕群仙庆寿纹插屏
宽:39cm  高:42cm  估价:50,000-80,000
此件作品以楠木攒框,屏心镶端石精雕而成,石质细润而坚。工匠巧心布局,一面雕古松嵯峨,岩峦逶迤,祥云缭绕,八仙各执法器,脚踩祥云,远处寿星驾鹤而来,显然是画面的主角,人物神态动态写实精道,画面布局远近层次分明,宛如一幅立体的水墨画卷,是为《八仙祝寿图》。
另一面巨岩重叠,峭壁生涯,苍松古天,圆月初生,波涛茫茫,悠悠荡阔,让人神思遐往。画面正中,仙岛巍然,岛上观音自在坐姿,身着天衣,帛带飘然,侧身扭头,望向身前鱼蓝内肥硕的鲤鱼,天际韦陀菩萨踏云而至,双臂托杵,合掌礼拜。
整器古朴端庄,包浆莹润,石质佳美,琢工精制,石纹绚丽富于变化,颇具装饰意义。楠木为木中良材,端石为石中上品,如此组合,堪称木石姻缘,是为收藏佳品。

Lot 023  清中期  竹雕仕女图香筒
高:20cm    估价:40,000-50,000
香筒是古代置于室内,用以熏香使用的一种特殊香具,一般是直接将特制的香料或是香花放入香筒内,香气便从筒壁、筒盖的气孔中溢出,是文人雅士、富贵之家必备的家居用品。由于香筒的制作考究,工艺精湛,又是一种清雅的室内陈设品。
此件香筒截取盈彩圆润的竹材所制,久经岁月藏用,通体已呈古朴的枣红色泽,令人观之赏心悦目。上下镶红木作扣、座,外壁施深浮雕兼透雕法,刻露精深,画面中仕女身姿优雅,手持瑞物,拂袖而立,衣群曳地,丰肌美姿有不胜绮罗之态,闲适淡然,周围流云弥漫,烘托出恬静清雅气氛。
整器造型隽秀,刀法流畅,精工巧做,平刀、圆刀融合互见,形成虚实、疏密、刚柔丰富画面,主题明确,形象真切地表现出古代大家闺秀娴雅稳重的风范,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Lot 026  清早期  剔犀如意云头纹笔筒
口径:10.5cm   高:14cm   估价:100,000-110,000
传世的清早期的雕漆笔筒,以剔红、剔彩者为多,采用剔犀工艺制作、且如此精美制品,极为鲜见,西泠印社拍卖曾于2017年春拍,释出一件工艺、纹饰相同,造型、尺寸相类的剔犀笔筒,可兹对比赏鉴。
笔筒圆口平滑,直壁筒身,平底,口底相若。底托、内壁髹光润的黑漆,外壁以剔犀工艺装饰,口沿饰连续的回纹一周,腹部以“心”形如意云头纹,正反相间,纵横满铺,立体简雅,线条流转舒畅。刀口断面可见朱、黄、黑三色漆交替排列,丝丝密密,极为喜人,髹漆多达百道。全器雕刻用刀深峻,线条流转自然,呈现出饱满柔美之气,气度可嘉,为同时期的剔犀隽品。
参阅:
西泠拍卖,2017年7月15日,编号1697,“清早期·剔犀云纹笔筒”成交价RMB161,000 .


 
西泠拍卖2017年7月拍品 清早期·剔犀云纹笔筒  成交价RMB 161,000

Lot 027  明晚期  黄花梨大状元箱

40x24x19.5cm      估价:70,000-90,000
      此件大状元箱以黄花梨制成,深红色原皮壳,色赛蒸栗,作作生芒,纹理清晰美观,横者若流水,曲者似行云,颇富观赏性,令人赏心悦目。
      通体以榫卯结构攒板,周身光素,只在盖口和箱口起两道皮条线;箱体的铜饰件安装极为考究,平镶做法,即将黄花梨木剔去与铜饰件相同的厚度,装入铜饰件后,表面平整如一,使得箱一周的皮条线一气贯通,未被阻断,这种细致入微的细节颇耗工时,既有防固作用,又增加装饰性,可见使用者要求之高和匠人用心之妙。盖顶四角镶云头饰件,正面为圆形面叶及如意形拍子,两侧面安提环。
      此箱看似简练,其实处处用心,细节丰富又有精妙变化,是用心制作的一件文房用具,铜饰件与黄花梨木浑然一体,相得益彰。为收纳册页、卷轴、古董细软之用,也是取“状元及第”之意。
参阅:
      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图版卷戊15,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89年,第170页。
      王世襄,《明式家具珍赏》,文物出版社,2003年,第234页。

更多精品点击下方链接进入专场

北京市文物局
北京法院网
北京市工商局
北京拍卖网
中国拍卖行业协会
北京市商务委
国家文物局
© 2001-2012 北京拍卖行业协会版权所有
电话:010-6833 4469 通讯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甘雨胡同53-1号万博写字楼2层210室 传真:
京ICP备12025986号-1 网站建设:引领盛世